2022年

司法話題》法界建議:深度糾錯判決書

司法話題》法界建議:深度糾錯判決書

  
表格

2022/02/11 05:30

有法官判決理由不知所云、偷渡己見、剪貼他案…

〔記者吳政峰/台北報導〕司法院啟動裁判品質提升方案,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董事長林永頌認為,看判決書類是第一步,可揪出部分問題,但有很多魔鬼藏在卷證資料中,建議日後可朝閱覽全卷宗的深度糾錯機制發展。

林永頌分析判決書類的問題不少,有的是論理法則明顯悖於常識,譬如「瞬間移動」,被告未開車或搭計程車,五分鐘內卻移動十公里;有的是法律適用出了嚴重問題,見解錯誤;有的剪貼他案判決,牛頭不對馬嘴。

有的是偷渡無關緊要的個人意見,把判決書當臉書寫;有的判決理由不知所云,連律師看了都不知道法官想表達什麼;有的是不能拘役的徒刑判了拘役、不能緩刑的諭知緩刑;有的則是爭點釋明不清,或是預斷採單方見解。

閱覽全卷很耗時

可由上級審協助

林永頌認為,光看書類可找出部分錯誤,但是,有些問題則須對照卷證才能發現,例如,書類上寫被告持了一把刀,但證據內根本沒有這項物品;又或是書類寫著被告坦承犯罪,但筆錄上卻顯示被告始終否認犯案。因此他建議,未來應朝閱覽全卷的方式,建立深度糾錯機制。

林永頌強調,閱覽全卷屬精緻研閱,非常耗時,光憑院長做不來,司法院或許可請上級審隨機抽閱下級審案件,亦可考慮聘有聲望的資深退休法官負責,但研閱制度要建立標準作業程序,嚴格密封,才能維護司法威信。

抽查嚇阻懶法官

事後審閱屬正向

林永頌認為,抽查判決書對於疏懶法官有嚇阻效果,也呼籲法官要用高標準待己,只要用心、敬業,當事人在審理過程都感受得到,一位好的法官,應透過判決來爭取司法信賴。

另有法院院長說,他看到的審判缺失,還有計算民事賠償金額錯誤、不能假執行卻給予假執行、該通知被告陳述意見卻未踐行、強制辯護的案件沒有律師等情,若院長能及時發現通知法官裁定更正,或是請求檢察官上訴,都是事後補救的措施,因此他認為事後審閱制度整體而言屬於正向。

檢察一體可把關

檢方書類較穩定

至於同為司法官的檢察官,因為檢察界有「檢察一體」制度,起訴書或不起訴書等書類,均要交主任、甚至檢察長層層把關,品質相對穩定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society/paper/1499979